《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》
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;
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.
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;
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.
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;
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;
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;
保佑漂泊的孩子,找到回家的路
啊!父亲的草原,
啊!母亲的河;
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.
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;
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!
心里有一首歌;
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
啊!父亲的草原,
啊!母亲的河;
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.
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;
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!
心里有一首歌;
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.
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!
心里有一首歌;
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,
啦````啦````啦````啦
记得读高中时初次见到这首诗的时候,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,只是觉得更像一首民歌的歌词而已,对于高中时候痴迷于宋词的韵律的我来说,现代诗,并不会引起我多大兴趣。我那个时候只是一味的追求宋词韵律的优美,所以根本无法体会作者写这诗的心情。也就是在前不久,偶尔看中央三套的民歌栏目,电视里正在播放这首民歌,我不由的一下子被歌词打动了,那真是一种触动,真的,一种前所未有的触动。心想台湾的现代诗,除了三毛还有一个席慕容。或者想远一点,五四运动的圣火,在台湾得到了真正的传承!而我们大陆,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而已,形而上的东西,那就是闹革命!呵。。。不说其它的。现只单单说这首诗!
要说体会这首诗,当然最说的方法是下载一首这诗为词的Mp3,听听,然后就能更彻底的体会作者的心情!
从一开始,用一个历经沧桑的老妇人的口吻讲,父亲和母亲口中的草原和河。想想,为什么要讲父亲、母亲嘴里的草原及河?因为那是更加久远的东西。更能体现一种沧桑和无奈──无奈的让一个老妇人来叙述。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悲凉的东西?我想象不出其它的文字来!
而后接着讲作者来到了心慕已久的草原,看到了辽阔的大地,却不能讲出话来,无言,一切无声胜有声。听的见的只有草原上的风声和作者轻轻的抽泣声!
最为悲切的当属诗的最后,“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.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;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!”这三句把全诗的渲染力推向了高潮!我想无论是谁,不管他(她)是不是蒙古人,相信眼眶中都有满满一粒泪水,行将掉下来了!
2007年3月18日星期日
转发旧贴[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]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0 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