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3月14日星期三

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[原]

人物:苏秦,秦惠王

《秦策一》

苏秦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,苏秦一生主要的政治活动是为燕国服务。他入齐为燕作反间,当了齐闵王的相,后因反间身分暴露。被齐国处死。

苏氏迁怒于秦人实无道理,可谓之偏激,走邪路,钻牛角尖。很难想象苏氏的成功是从何而来,何来的反间?又何以为齐想?又何以组织六国抗秦?以其胸怀很难做的到!

苏氏初说秦王时,秦王说:“毛羽不丰满者,不可以高飞,文章不成者,不可以诛罚,道理不厚者,不可以使民,政教不顺者,不可以烦大臣”,在这里秦王已经说的清楚,我认为这足以说明苏氏,反而是苏氏在秦王决意已坚的情况下,仍然不断上书,以致十次碰壁,弄的很狼狈,这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果,苏氏却因此走上与秦对抗的道路,完全是他个人的责任。

分析如下。

首先,苏氏妄自尊大,让秦王很不爽,从何可以看的出来他的妄自尊大?

第一, 以布衣身份晋见秦王。

第二, 见秦之后,托大秦国的实力,有吹嘘拍马之意。

第三, 托大秦国的实力,而现狂妄之心――“并诸侯,吞天下”

第四, 说辞没有说服力,毫无章法。

第五, 不懂兵法,也不懂战略,只是一味的花言巧语,是为有雄心,无雄才。

有此五点,我想任何一位诸侯都不会轻易听信苏氏的鬼话,如果说以布衣身份晋见秦王还不足以让苏氏灭顶的话,那么无限量托大秦国的国力说动秦王完全是欺君之罪,我们都知道当时在战国时代,最富强的诸侯国是齐国,最有实力的是楚国,最有尚有精神的是赵国,而论早期的号召力,春秋五霸,秦穆公是五霸中的最差的一位,并且秦穆公并没有真正的问鼎是原,只不过在西北称霸,甚至连招集诸侯黄河会议的能力没有,秦惠王承袭其衣钵,实力可想而知,虽有巴蜀,黔中,汉中,但多归附不久,实力在短期内并没见长,这一点,秦王自然比谁都清楚,所以说,秦王没有杀苏氏已是万幸。

从文中,我们还可以看出苏氏不懂战略,从其说辞中来看,通篇不解战略之事,想想同样是布衣的诸葛孔明,在茅庐中就以《隆中对》为刘备规划好了蓝图,相比较而言,苏氏是不是太浅薄了呢?苏氏不懂兵法,还可以从“废文任武,厚养死土,缀甲厉兵”中可以看出,这几句话,但凡稍懂诗书的人,都可以说出来,再加点豪情万丈,是人都可以说出来,同样是慷慨激昂。就凭这么平常的几句就可以说动秦王?

而其抱怨父母,妻嫂之冷淡,竟成其偏激的动力,此等胸怀犹如黄口小儿,最大不过泼妇之耐力,又有何德何能任六国相国,挂六国帅印?六国灭亡,苏氏之罪可谓大矣!

再者,苏氏与秦国往日无怨近日无仇,只为一已之私而欺瞒六国之王,位极人臣,终不可取,这样的心态,我想秦王不可能没有查觉,可见其利欲薰心,终不是可用之才。

最后,其又小人得志般傲慢其嫂,由其让世人所不耻,完全是一副流氓嘴脸,一句“何前倨而后卑也”不但羞辱其嫂,同样羞辱了其父母,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,实为六国之害呀!!

0 评论: